代恩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防救措施有机结合强化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决落实全市“防风险、促发展”工作大会等会议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主动识别风险、有效防范风险、坚决化解风险,全力消除安全隐患,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发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开展了安全生产集中专项整治、常态化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综合督查、基层应急管理网格化、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区划、安全生产举报奖励等一系列标本兼治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对于建议“市级层面出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相互统筹、相互衔接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防救措施有机结合”。
近年来,我市在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安全生产方面,一是党委政府层面。在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及省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出台了《六盘水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2023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了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并将完成任务情况纳入年度述职考核,目前已经印发实施,各级正按照市级做法制定相关年度任务清单。出台《中共六盘水市委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大事故的实施意见》,切实推动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省60条具体措施落实执行,形成共治共管共防强大工作合力,盯住重点关键,多措并举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二是部门层面。印发《市安委会关于调整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及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的方案》,成立市委书记和市长为“双主任”的安委会组织架构,全面加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印发《六盘水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调整有关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的通知》,调整成立能源、应急管理、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铁路沿线、城镇燃气、旅游等6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进一步明确各专业委员会职责分工,最大限度找准部门间权责分界线和衔接点,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印发《六盘水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办法》,以考核促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落实落地。三是企业层面。印发《六盘水市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排查化解一批重大安全隐患、重点打击惩治一批典型违法违规行为、集中通报处理一批“黑名单”企业、坚决关闭取缔一批严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主体,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秩序,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印发《六盘水市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工作方案》,突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含道路、铁路、民航、水上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含隧道施工)、消防、城镇燃气、特种设备、工贸、文化旅游、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乡村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聚焦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设施设备故障、非法违规行为、安全管理缺陷等重大事故隐患,精准严格执法行动,督促推动企业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工作措施,认真排查和整改重大事故隐患。在应急管理方面:印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六盘水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及专项应急指挥部的通知》,成立“1+22应急指挥体系,即1个总指挥部+22个专项指挥部,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实现全覆盖。印发《六盘水市较大以上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快速响应工作手册》,为妥善快速处置地质灾害、道路交通、煤矿、水上交通、建筑安全、火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事故提供科学指南。修订完善《六盘水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六盘水市地震应急预案》《六盘水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六盘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六盘水市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天气应急救援预案》,进一步提升防范应对事故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市减灾委员会、市消防安全委员会联合印发《六盘水市基层应急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应急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以基层应急管理网格化,全面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在自然灾害防灾方面: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应对极端暴雨安全防范工作的责任清单》,明确市级各行业部门应对城市极端暴雨安全防范工作责任,切实提升城市抵御极端暴雨能力。印发《六盘水市抢险救灾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督促指导负有救援任务的部门建立重要应急物资储备目录,严格落实抢险救灾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任务,确保应急物资拉得出、用得上。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对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5大灾害普查,开展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承灾体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资源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全面掌握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经全面普查,调查处理相关数据60余万条,我市主要存在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和森林火灾等5大自然灾害,重点防治灾害隐患点1029个(其中:地质灾害隐患点837个、山洪灾害危险区183个、三类坝9个)。
此事项已解决。
二、加强对基层机构建设、资金保障支持,推进建立健全源头管控和防范化解机制,最大限度控制和消除风险隐患,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加强基层机构建设。紧紧围绕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发掘、引进、招考综合类、专业类人才,强化人才储备工作,运用好各项政策,有序提高应急管理干部职工政治待遇和工资待遇,提升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截至目前,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总编制数601人,实有人员503人,逐步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二是加强资金投入。市级层面每年安排安全生产专项资金1300万元用于安全监管保障能力建设、应急救援能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等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防汛抗旱、自然灾害救灾、救灾物资等专项资金,2021年、2022年分别争取2938.8万元、3150.05万元,支持基层提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三是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市委市政府将“防风险、促发展”工作作为1号工程来抓,导向鲜明、目标具体。4月18日,市委书记张定超组织召开全市“防风险、促发展”工作大会,印发《六盘水市2023年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煤矿、道路交通、地质灾害、综合安全4个安全生产领域专项工作组,各分管副市长牵头负责推动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化解。按照分批、分期化解原则,4个专项组优先梳理出当前全市最突出、最急迫的风险40条,编制“一点一案”防范化解方案,制定防范化解措施132条,并组织力量集中攻坚化解。目前,40条最突出、最急迫风险已化解16条,其余24条将在计划时限内化解完毕,并及时补充,推动风险隐患滚动清零。四是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工作。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总要求,紧盯“立案起数、行政处罚、行政(刑事)拘留人数”三项指标常态化抓好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至6月,累计查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42856家次,立案调查6154起,吊销证照471个,停工停业整顿79个,关闭取缔企业场所11家,行政处罚5418.98万余元,行政(刑事)拘留1334人,最大限度压缩非法违法行为生存空间。
此事项已解决。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愿意及时与您商讨,认真抓好各项制度措施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防线,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灾害发生,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希望您对应急管理工作继续保持关注,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六盘水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7月14日
(附注: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杨江林;联系电话:0858-6368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