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市气象资料分析,12月26日夜间气温降至最低,高海拔地区(1500米以上)最低气温将降至0℃以下,市中心城区最低气温将降至-2℃左右,2500米以上高山地区最低气温将降至-6~-8℃;26日大部地区积雪深度1~3厘米,高山地区局地4~6厘米。
一是高位推动防范应对工作。针对本轮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市委书记李刚批示,各地要做好群众保暖、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道路运输保障尤其是电煤运输保障等相关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定超批示,各市(特区、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及市直相关部门要全力应对,切实保平安、保民生、保生产,把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姚轶,副市长李恒超、官照出席全市应对低温雪凝天气电视电话会议,传达省、市领导关于应对低温雨雪凝天气批示要求,动员和部署低温雨雪凝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坚决克服麻痹大意和松懈思想,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落实落细工作措施。各级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周密部署,科学调度,全面、认真、细致地开展应对工作。要认真研究部署本地区、本部门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按照防灾救灾应急预案,做到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要进一步强化安排部署,做好保民生、保畅通、保安全、保生产各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低温雨雪凝冻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灾害损失。
二是强化安全保障。市应急局强化安全生产保障,发布Ⅳ级应急响应,提醒各级各部门提前做好灾害防范应对、民生保障、应急救援和灾害救助准备工作,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做好灾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全市应急系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适时调度市、县、乡三级部门应急值守和雪情灾情变化,抽查道路、供水、供电等民生保障情况,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市能源局强化电煤安全保障,协调保障和安全防范工作,会同火电企业、煤炭企业做好应对恶劣天气准备,加强生产、生活物资和应急物资储备,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和保畅信息对接,确保电煤运输安全、畅通。目前,全市原煤日产量约15.71万吨,供电煤6.62万吨,五大电厂进煤7.26万吨,耗8.13万吨,存219.13万吨,够用22天。市农业农村局强化农业安全保障,制定印发《今冬明春应对拉尼娜科学抗灾稳产保供预案》《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农业低温雨雪凝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前做好低温雨雪凝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做好分类应对指导工作。
三是强化民生保障。市住建局强化燃气保障,督促指导六盘水燃气公司加强准确调度,强化管网运行监控,突出对联络线等干线的巡查巡检力度,加密对城市中低压燃气主次干管及庭院管网巡检周期,确保管网设施完好,持续做好冬季用气宣传,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强化通信保障,指导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网络运营商建立凝冻通信保障方案,成立应急通信保障队伍,配备应急保障车辆112辆,应急保障油机667台,应急抢修物资,确保凝冻期间“县级通信无全阻,乡镇通信无长时间全阻”的保障目标。六盘水供电局强化电力保障,设置113个观冰点持续开展观冰工作,持续做好线路故障巡视及设备特巡特维。成立物资保供应工作组,备足导线256.62公里,电杆500根,变压器101台,建立抢修物资协助储备机制,确保应急物资供应充足。
四是强化交通保障。公安交管部门备足锥形桶、三角木、防滑链、温度计、爆闪灯等应急装备,备有融雪盐300余吨。交通运输部门精确发布恶劣天气交通信息,对全市客货运企业开展“窗口指导”,督促做好防范准备工作,储备防滑沙600立方米,储备工业盐150吨。水城公路管理局储备环保型融雪剂281吨,防滑砂685 m³,应急车辆42辆,撒盐机10台,防滑链42套。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三支队强化一路三方紧密协作,实施24小时不间断错时巡查,采取预防性播撒融雪剂,临时交通管制等措施全力保障道路行车安全。六盘水月照机场强化通航保障,制定除冰雪预案,明确部门责任,组建救援队伍,配备扫雪车2辆、撒布车2辆、道面除冰液52.5吨、帆布手套、推雪板、铁锹等除冰物资。
(六盘水市减灾办:陈尤龙 杨江林)